- 张朋飞;胡星宇;程光存;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某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其血脂水平及甲状腺激素(TH)水平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状腺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水平进行数据统计。将所有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后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随后将有差异项目代入相关性方程进行计算,最后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统计冠心病患者480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患者203例。通过对甲状腺激素行二元Logistic分析,发现FT4、年龄、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为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将FT4代入皮尔逊相关性方程分析后发现,游离四碘甲状腺氨酸水平与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蛋白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FT4、年龄、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为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血脂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血脂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通过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4期 v.24 19-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田瑞;游亚;檀超飞;方玉;王晓晨;张宇;高峰;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差值(ΔEOS)与高敏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B型利钠肽(BNP)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STEMI患者,于PCI术前及术后72?h检测外周血EOS计数,计算ΔEOS(术后-术前);同期检测CRP、ST_2、BNP水平。Spearman分析ΔEOS与CRP、ST_2、BNP相关性。结果:ΔEOS与CRP(ρ=0.282,P<0.05)、ST_2(ρ=0.375,P<0.05)、BNP(ρ=0.401,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ΔEOS可反映STEMI患者PCI术后炎症激活及心肌纤维化程度。
2025年04期 v.2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蔺小培;尹晓光;李冰;柳玉红;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小儿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医院儿科治疗的44例急性肝功能损害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2例患儿。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治疗,同时予GSH 20~6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患儿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mL/kg,每日1次。每个疗程5~7?d,共1~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和白蛋白(ALB)变化不明显,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GSH治疗小儿急性肝功能损害,不仅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4期 v.2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同伟;刘娟;邱卫华;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咪达唑仑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椎体成形术(PVP)后镇痛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行PVP的86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布啡治疗。比较两组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静息和活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联合咪达唑仑对患者镇痛效果佳,对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影响小,安全性好。
2025年04期 v.24 29-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孙荣贵;姬德宇;梅亮亮;缪长春;付其贵;吴志勇;
目的:评估术前CT三维重建联合荧光技术应用在肺段切除术患者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0例肺结节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观察组35例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术前采用3D-CT重建规划手术,术中应用ICG荧光染色界定段间平面;对照组35例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术中采用传统膨胀萎陷法界定段间平面。观察组术前对靶段肺动脉进行目标节段的评估,利用3D-CT重建的虚拟节段间平面进行术前评估。术中离断目标节段动脉和支气管,观察组用荧光胸腔镜观察靶肺段和非靶肺段的IC-GF,静脉全身注射吲哚菁绿后(ICG,0.25?mg/mL),两者之间的边界并使用电凝钩标记。对照组,麻醉医生膨肺后,静待术侧肺萎陷边界的出现,并使用电凝钩标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段间交界面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3D-CTBA基础上,联合术中荧光显影可以很好地实现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4期 v.24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发连;陈仪桢;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予以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左西孟旦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2例ADHF患者,应用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加用rhBN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LDH、CK、CK-MB、α-HBD、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ADHF患者予以rhBNP、左西孟旦联合治疗可增强疗效,减轻患者心功能损伤,改善其心肌酶、心室重构指标,安全可靠。
2025年04期 v.24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英泽;孟丹婕;汪磊;戴永铮;田露莉;
根管治疗后短冠磨牙的修复方式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随着口腔材料的不断发展、粘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将髓腔固位冠作为根管治疗后短冠磨牙的修复选择。髓腔固位冠相比于传统全冠和桩核冠预备方式更为简单,同时能保留更多的颈周牙本质。该文从髓腔固位冠的预备方式、材料以及生物性能、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修复短冠磨牙提供有用的信息。
2025年04期 v.24 39-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文强;黄小瑜;梁增媛;
目的:探讨基于CT构建的3D影像学特征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20例SPN患者,并将其分为恶性组(40例)和良性组(80例)。收集患者病理报告和高分辨CT原始数据,在3Dslicer中构建肺结节3D模型,采用slicer radiomics插件提取影像学特征;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进行筛选分析,分析SPN良/恶性诊断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基于CT构建的3D影像学特征在良恶性S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基于CT构建3D影像学特征准确诊断出恶性SPN 38例,良性SPN 77例,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96.25%、准确率为95.83%,Kappa值为0.907,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均为基于CT构建3D影像学特征对SPN良恶性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基于CT构建3D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SPN患者良恶性的AUC值为0.879(95%CI:0.817~0.941),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5.00%、76.20%。结论:基于CT构建3D影像学特征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效能,可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参考。
2025年04期 v.24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黄静文;刘超;周甜甜;
目的: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某医院收治的128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茶碱缓释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格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炎症因子、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茶碱缓释片可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
2025年04期 v.24 46-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邓小研;王小梅;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下的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行LC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行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手术室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激反应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下的手术室护理能调节LC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应激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适合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5年04期 v.24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熊嘉;李颖;
目的:探究阶梯式康复护理联合俯卧位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腰背肌力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俯卧位牵引,观察组采用阶梯式康复护理联合俯卧位牵引干预,比较两组腰椎功能、腰背肌力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其腰椎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康复护理联合俯卧位牵引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改善其腰背肌力及生存质量。
2025年04期 v.24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家敏;崔荣华;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目标聚焦式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目标聚焦式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肝功能、营养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负性情绪、肝功能、营养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肝功能、营养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负性情绪、肝功能、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目标聚焦式营养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营养指标,并改善其负性情绪。
2025年04期 v.24 56-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何倩倩;王群翠;
目的:探讨基于压力-适应理论指导护理模式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自我疾病感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医院行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压力-适应理论指导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疾病感知、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IPQ-R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障碍、躯体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基于压力-适应理论指导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疾病感知能力,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4期 v.2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巧运;吴蔚;丁志丹;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手术室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LC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4期 v.2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方莉飞;戴剑锋;
目的:探讨Watson关怀理论下正念减压心理护理干预在泌尿结石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160例泌尿结石微创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予Watson关怀理论下正念减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负性情绪指标、正念水平、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负性情绪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微创手术患者进行Watson关怀下正念减压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和正念水平,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年04期 v.2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汪洁;陈天平;王敏;王亚萍;金玉婷;韦楠;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治疗效果的临床相关因素,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接受BCH-LCH-2014方案治疗的54例儿童LC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结局(痊愈与未痊愈)分组,比较性别、年龄、病变范围(单系统/多系统)、是否累及危险器官(RO+)、是否使用靶向治疗、是否存在BRAF或MAP2K1基因突变等临床特征,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岁、多系统受累、存在危险器官受累、未使用靶向治疗与治疗效果不佳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危险器官受累及未使用靶向治疗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LCH的治疗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危险器官受累和未接受靶向治疗显著影响疗效,临床上应高度关注危险器官受累患儿,并积极开展分子检测,早期联合靶向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2025年04期 v.24 99-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日秀;吕梅桃;杨海香;
目的:探讨雷火灸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尿潴留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某医院进行分娩的72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6例,采取雷火灸干预)和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干预)。对比两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不同时间段(1?h、2?h、4?h)排尿情况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尿管再置入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2?d后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h、2?h、4?h,观察组产妇的排尿量均大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产后采用雷火灸能够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促进产后排尿,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
2025年04期 v.24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晓波;高敏;左东华;刘婷;李凤玲;
目的:探讨免疫指标(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与局部晚期宫颈癌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于临沂市肿瘤医院就诊的10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免疫指标及临床特征。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是否≥5?cm以及CD4/CD8比值均为影响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结局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合并HR-HPV感染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临床上可通过干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改善其免疫功能,进而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结局。
2025年04期 v.2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肖;朱琴;杨沫;洪琴;
目的: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在子宫肌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予以扁平化责任制护理,观察组在采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基础上加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可促进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增强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5年04期 v.24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苏颖;吴妃凤;何敏;王丹;张思琦;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与动漫短视频构建多模态健康教育方案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小儿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日间手术的370例患儿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对象分配至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沿用标准化宣教模式(口头讲解联合图文手册),干预组在同等基础干预前提下,整合情景模拟与动漫短视频构建多模态健康教育方案,双盲条件下对比组间干预成效差异。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其医疗恐惧(m-YPAS)评分、术前焦虑(CM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与动漫短视频构建多模态健康教育方案能够提高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日间手术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缓解医疗恐惧及术前焦虑,提高患儿家属健康教育满意度。
2025年04期 v.24 111-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丹丹;刘曼曼;杨敏;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干预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心理危机水平、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情感、行为、认知等心理危机水平和自我效能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情感、行为、认知等心理危机水平和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情感、行为、认知等心理危机水平和自我效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干预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其情感、行为、认知方面心理危机水平。
2025年04期 v.24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蒋根花;汪露;盛梦云;
目的:探究同理心模式联合罗森塔尔效应(RE)干预在子宫肌瘤(UM)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93例UM手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予以同理心模式联合RE干预;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焦虑情绪程度[焦虑自评表(SAS)]、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感受负担(SPB)[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PBS评分均下降,GSES评分提高,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理心模式联合RE干预应用于UM手术患者中,可使患者改善焦虑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2025年04期 v.24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美婷;任芳;李晨;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并发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并以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某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过静脉溶栓的341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分为SAP组(97例)和非SAP组(24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其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存在COPD、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呕吐、白蛋白≤35?g/L、脑梗塞直径>3?cm、住院时间≥20?d、血红蛋白<120?g/L与SAP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构建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并发相关性肺炎预测模型,ROC-AUC(95% CI)为0.744(0.486~0.984),似然比检验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年龄≥65岁、存在COPD、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呕吐、白蛋白≤35?g/L、脑梗塞直径>3?cm、住院时间≥20?d、血红蛋白<120?g/L是AIS患者静脉溶栓患者并发SAP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5年04期 v.24 121-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涂佳敏;黄志菊;涂皓杰;
目的:探讨形象化教育结合健康促进加油站对慢性肾衰透析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在某医院诊治的82例慢性肾衰患者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慢性肾衰常规模式干预,实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形象化教育结合健康促进加油站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慢性肾衰患者MUI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HPLP-Ⅱ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形象化教育结合健康促进加油站应用于慢性肾衰透析患者中,利于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升其健康行为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2025年04期 v.24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丽娟;安晓旭;肖梦杰;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回授法在胰岛素注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回授法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知识掌率握情况、胰岛素注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并发症发生率及弯针等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SDSCA评分各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回授法在胰岛素注射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加强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点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有利于预防注射部位并发症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4期 v.24 128-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章敏;王丹;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认知障碍患者认知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认知训练方式,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语言训练、定向力训练,研究组应用VR技术开展认知训练,包括个性化和定制化设计、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多感官互动体验。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MoCA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R技术应用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训练,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还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5年04期 v.24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玲玲;许方军;
目的:探究模拟摄食训练对卒中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80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情景模拟摄食训练,持续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进食情况,干预前后吞咽功能(SSA)、营养状况[包括血浆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生活质量(SWAL-QOL)变化。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主进食时长、自主进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A、ALB、T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WAL-QOL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摄食训练能够提高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效果,加快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25年04期 v.24 135-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婷婷;黎海英;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配合艾灸对慢性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和艾灸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3周的内瘘静脉内径、血流量、皮下深度、穿刺长度,以及术后3周的内瘘成熟率、开始使用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静脉血流量存在显著的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均P<0.05),静脉内径存在显著的时间、组间效应(均P<0.05),皮下深度无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均P>0.05),术后1周、3周穿刺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3周的内瘘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的内瘘成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内瘘开始使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艾灸可促进慢性肾衰患者扩大静脉内径、增加血流量,加速动静脉内瘘成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2025年04期 v.24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阳;蔡伟;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架构的交互情感安抚策略在减轻手足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3年1月-8月在医院手足外科住院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月-4月收治的6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3年5月-8月收治的6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认知架构的交互情感安抚策略。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SD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及SD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认知架构的交互情感安抚策略可减轻手足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并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025年04期 v.24 142-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